
攝護腺肥大如何保養?2類改善方式、預防妙招一次看!
攝護腺肥大的原因有哪些?本文將先帶你了解怎樣算是攝護腺腫大,再解釋攝護腺肥大原因、前兆、症狀,也介紹攝護腺肥大的檢查與治療方式,最後也加碼分享預防妙招、飲食禁忌,幫助你做好日常保養,維持泌尿道健康!
快速跳轉目錄
你有攝護腺肥大的困擾嗎?白話解釋什麼是攝護腺肥大
(一)攝護腺是什麼?
攝護腺(Prostate),又稱為前列腺,閩南語俗稱為「雨傘褶」,是男性特有的腺體,形狀類似栗子,位於膀胱出口處並同時包覆尿道,具備以下功能,是男性生殖系統中重要的腺體。
- 分泌前列腺液
- 維持精液的酸鹼度
- 讓精子維持活躍
(二)攝護腺體積有多大?怎樣算是攝護腺肥大?
攝護腺正常體積會小於 20 公克,大約為一個核桃或是栗子的大小。通常男性在 30 歲時攝護腺體積約落在 20 公克,當快 50 歲時則約 25 公克,50 歲後便開始以每 10 年增長 6 公克速度增大,而當攝護腺的體積增大到 25 公克以上時,就可以視為攝護腺肥大,嚴重的攝護腺肥大體積甚至可能達到 100 公克或更大。
攝護腺肥大原因是什麼?步入中年後一定會攝護腺腫大嗎?
(一)攝護腺肥大原因有哪些?
醫學上對於攝護腺肥大的主因尚無完全定論,但就賓州大學的研究來看,攝護腺腫大原因與年齡、男性荷爾蒙變化等因素有密切關係,由於男性賀爾蒙中含有「雙氫睪固酮」,此種睪固酮會使得攝護腺細胞的增生大過於凋亡,而隨著年齡增長,男性賀爾蒙的長期刺激會使攝護腺良性增生,造成前列腺肥大的現象。
除了老化以外,根據台中榮總、台灣癌症研究的資料,以下也是造成攝護腺肥大的可能原因:
- 肥胖: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資訊,男性腰圍只要超過 90cm 就可稱為代謝症候群,而代謝症候群、肥胖者相較於正常體型成人,攝護腺更容易增生。
- 久坐不愛運動代謝變差:工作或生活型態長久坐者,容易讓身體循環與代謝變差,若未培養運動習慣,將較容易堆積脂肪,造成代謝症候群或肥胖,增加攝護腺肥大的風險。
- 飲食油膩者: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同樣指出,若飲食攝取過多高油脂食物,長期下來容易造成代謝症候群與肥胖,提升攝護腺肥大風險。
- 遺傳:一等親指雙親與子女,研究指出只要家族內的一等親屬有攝護腺肥大病史,相較於一般人,將提升 4 倍攝護腺肥大風險。
(二)幾歲以後會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?
攝護腺肥大年齡通常落在 40 歲以後,雖然不是每個男性都會出現攝護腺增生肥大,但這種情況會在年齡增長後變得越來越普遍。根據中山醫學大學的研究,51~60 歲男性有攝護腺肥大問題的比例約在 50%~60% 之間;若超過 70 歲,更可達 80%~90%。
攝護腺肥大症狀、前兆、併發症有哪些?
(一)攝護腺肥大前兆
- 排尿過程中尿流變細或忽大忽小
- 排尿時間延長
- 排尿結束後出現滴漏
- 頻尿,每 1~2 小時就會想上廁所,1 天上廁所超過 10 次
- 突然有強烈的尿意,難以忍耐
- 尿不出來,或排尿後仍感覺膀胱未排空
- 夜尿次數變多,半夜常起床上小號
初期的攝護腺肥大仍可正常排尿,但患者會察覺到夜間排尿的次數增加,到了後期就會產生殘尿現象,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起併發症。
(二)攝護腺肥大併發症
- 急性尿滯留:攝護腺肥大嚴重時,可能完全阻塞尿道,導致無法排尿,需要立即醫療處理。
- 急性腎損傷:嚴重的尿道阻塞可能會造成尿液逆流到腎臟,導致腎臟機能受損,甚至引發尿毒症。
- 泌尿道感染:尿液無法順利排出,便有可能逆流回膀胱、尿道內,引發細菌感染。
- 血尿:攝護腺肥大會造成周邊組織增生許多微血管,當微血管破裂便會導致血尿。
- 膀胱結石:當尿液無法排出長期留在膀胱,容易導致膀胱內形成結石。
- 影響膀胱功能:當儲尿問題長期持續,會導致膀胱纖維化,而膀胱纖維化無法治療,是不可逆的,嚴重時可能導致未來無法排尿。